
游戏厅捕鱼机漏洞打法(游
撰文: Billy,A&T 高级分析师

图片来源:由 无界版图AI 工具生成
笔者一直在寻找边际上区块链到底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也就是说,什么具体的事情是区块链出现之前不能做的,而出现之后能做的。这种边际上可行性的改变不易察觉,却可能产生巨大的商业机会。下文是笔者的答案之一。我相信,顺着博弈论的思路,或许还能想到其他可用区块链解决的实际应用场景,并想出新的商业模式,欢迎讨论~
在本文笔者更多使用的是博弈论中的理性人模型解释实然现象,并不再叙述关于「用户应该拥有自己的数据」等 Web3 native 的应然叙事,因为应然叙事已经被讨论的很充分,无需笔者再作分析。
摘要
序言
区块链的一大叙事就是模块化:任何人都可以在现有的区块链代码积木上无需许可地增加新的功能,减少了大量重复造轮子的浪费,提升了效率。世上无新事,模块化的本质就是在软件领域的 permissionless 的产业链分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计算机行业发展早期,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由一家企业制作,后续才产生了 permissionless 的操作系统层,大大降低了软件的编写门槛,激发了软件业的活力,诞生了互联网这个万亿级别的市场。
然而,互联网演化到了现在,各种各样的模块化工具使得代码级别的重复造轮子问题已经小了很多。例如,模块化的云数据库让人无需重复设计、搭建、部署复杂的数据管理系统。然而,数据层面的重复造轮子问题却很严重:每个互联网软件都需要重新获得用户数据,这使得用户转换成本巨大,从而使得软件公司的获客成本大大提高,这与当年操作系统还没出现时一样,大大抑制了互联网软件的创新。
明明开放的数据层生态大概率会远远好于封闭的数据层生态,为什么掌握用户数据的 Web2 巨头不愿意开放其数据,作为其他应用软件的数据层呢?原因是,数据提供公司无法防止应用公司白嫖其数据,或者应用公司无法防止数据提供公司反悔收回其数据使用权。抽象来看,本质上是在动态博弈中,因为信任问题而导致在每个个体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下,整体利益无法达至最优的问题,类似我们常听的囚徒困境问题。若用博弈论的术语来说,那就是精炼纳什均衡并非帕累托最优解的问题。
区块链作为信任机器,令原本「不可置信的承诺」变得可信,解决了此博弈问题,使得模块化的 permissionless 数据层成为可能。这会大大降低互联网软件的创新门槛,为现在停滞的互联网注入新的活力,为前所未有的创新提供土壤。同时,permissionless 的数据层,也会创造像 permissionless 的操作系统层一样巨大的价值,在其生态茁壮成长的同时,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石。
计算机产业分工发展史:permission 操作系统模块化
1960 年代,大多数主机仍没有交互式界面,整个计算机行业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当时,硬件和软件都由同一公司制作,不同公司的硬件与软件都不兼容。若是在硬件上编写软件,代码工程师需要用机器语言 / 汇编语言进行编写,甚至连乘法函数都要自己写一遍。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