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功

分享至

主页 > 比特币 >

观点:元宇宙时代,我们更应关注社会元宇宙化的风险

2022.12.06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刘灿辉/剑桥大学社会学系;杨亮/香港科技大学新兴跨学科领域部

观点:元宇宙时代,我们更应关注社会元宇宙化的风险

图片来源:由无界版图AI工具生成

元宇宙创造了一种技术主导的时空模式,因而引发了广泛关注,或不容否认,已为期三年的新冠疫情加速了元宇宙的快速发展。后疫情时代,或许我们将诸多美好的想象都寄托在技术革新之中,但往往忽略了疫情带来的社会转型变化本身或许远远比技术要深刻、复杂。

元宇宙可能在很大概率上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实现,而在今天,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元宇宙可能已成为一种社会概念。在我们今天畅想元宇宙未来愿景,担忧元宇宙新生的伦理/道德风险之时,我们更应该担心后疫情时代“元社会”的到来。

元宇宙社会的时空性:时空折叠

时空折叠是一种因为强大的引力使空间发生扭曲的现象。或许疫情便是这一强大的引力,加速着我们的时空折叠。如同诸多以时空折叠为隐喻的文艺作品所揭示,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都仰赖于时空性,这种时空性是物理和社会意义的交叠。以空间区隔映射阶层断裂的世界观设定,固然是社会阶层差距的具象化寓言,但后疫情时代,社会时空的边界或许正在发生着实质性的改变。

“时空”是贯穿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理论核心主线。吉登斯强调,时间和空间是社会的基本属性,一切社会互动都是嵌置(situated)在时空之中的。资本主义和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时空界限的弥合,空间时间化和时间空间化,正在将我们的社会分离成多个并行的时间化空间。在变化的社会秩序中,社会群体内部的差异并不罕见。但问题在于,在数字社会时代和疫情的交叠影响,空间隔离带来了时间维度上的并行,同样的时间条件下,由于疫情不同地方/空间存在着不同的社会互动形式,但却又通过网络高度关联在一起,因此不同的社会群体内部逐渐分裂形成诸多“茧房”,向内吸收同质信息,向外散播同质观念并挤压异质观念的空间,最终形成观念的极化和对峙的激化,从而构成一种“时空折叠”。“时空折叠”使得现代化“后发”社会的人群同时面对着历史悠久的原生系统记忆和新生的外来系统记忆,催生了社会不同群体内的观念分化,最终导致不同群体共同占据集体记忆,但在时间里此消彼长、分享空间的记忆割裂。

和前疫情时代数字互联带来的时空折叠不同,疫情的到来作为突发事件要素,将时空折叠进一步从虚拟空间扩张到物理空间,物理空间得以时间化,在同样的空间类型下, 或许因为疫情或其他社会属性的不同,导致产生的社会事实、社会互动完全不同,且这种互动形态和事实构建具有极强的约束性和普遍性。与此同时,时间也因此空间化,在相同的时间维度,不同的社会情景事实完全不同,且以群体形态存在,可能在同一个时间里,因所处空间的不同,导致了所产生的社会行为存在明显的隔离。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时空折叠真实地在事实生活中产生极大的影响,社会时空在行为事实基础上逐渐交叠。

元宇宙社会的连接性:部落主义

与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人类是部落动物。我们需要从属于群体,这也是我们总喜欢加入俱乐部和组队的原因。一旦人们与群体相联系,其身份会与该群体绑在一起。他们会按自己的群体身份认知为所在群体实现目标或谋求利益,对抗和惩罚外人,极端情况下甚至造成伤亡和杀戮。

社会学家马费索利预测,当文化和现代主义的机构衰退,社会将接纳怀旧之情,并在过往中寻找组织原则。因此,后现代时期正是新部落主义的时期。新部落主义,或称现代部落主义,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它假定:当代人类已发展成部落式的社会、而非大规模式的社会,也因此人类的社会网络将形成独特的“部落”。

更适当的隐喻可能是“分裂”事件,如在历史上宗教派别的分裂,例如逊尼派从什叶派脱离,或是新教从天主教分离。当今的“部落主义”似乎与“宗派主义”有本质相通之处,尤其当我们试图理解近年来兴起的极端主义,重点不再在于“部落”间宗教、科学等依据差异,而是“政治认同”。对方不仅仅是错的,而且是邪恶的。我们这一方不够纯洁的人都是“叛教者”。宗派主义一般有三个核心要素。第一个要素是“非我族类”,亦即将对手视为本质上与自己不同或异类的倾向。第二个要素是“厌恶”,亦即对对方怀有强烈憎恶感和不信任感。第三个要素是“道德化”,亦即认为对手奸佞邪恶甚至是犯罪分子。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加⼊OKEx全球社群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