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厅捕鱼机漏洞打法(游
《阿凡达:水之道》上映后,廉韶勋没去看这部被大众期待了13年的续集电影。作为一名虚拟数字技术行业的从业者,他更关注《水之道》拍摄花絮中释放的新技术动向。动作捕捉、CG特效、3D摄像……他熟悉的这些虚拟数字技术应用正在被归类进“元宇宙行业”,逐渐被用于制作虚拟人、模型资产。而《阿凡达》系列是技术的集大成者。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 生成
13年前,詹姆斯·卡梅隆拍摄的《阿凡达》不仅创造了迄今仍是全球第一的票房,还为电影制作工业打开了动态捕捉和3D虚拟拍摄技术的大门,直接掀起中国影院的3D巨幕改造浪潮。13年后,“技术狂魔”卡梅隆又用《阿凡达:水之道》精进了水下动作捕捉拍摄的工艺,以3D/4K/48帧的拍摄技术推动影院从IMAX向CINITY的视听体验进化。
然而,时代正朝着数字化的方向飞速发展,相比观众已经熟悉的3D,能让人更富沉浸体验的虚拟现实技术以“元宇宙”为定义,成为更具未来感的科幻想象。好在,电影一直用新技术为虚拟现实提供着视听落地,《黑客帝国》如此,《头号玩家》如此,《阿凡达》系列也如此。
但比起按照既定剧本展现的电影,元宇宙的虚拟现实对实时性、交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配现实中存在的在线场景。人们不免幻想,我们的工作、购物、社交等场景能否搬进更立体的虚拟环境中?
当前,用数字技术构建一个实时交互又精细立体的元宇宙,可能“比制作一部史诗级的电影难得多”,只有计算机算力、模型资产的积累到达一定程度后,科幻才能逼近现实。

当《水之道》遇到互联网原住民

尽管朋友圈已经警告过《阿凡达:水之道》的“剧情水”,钟爱“卡神”的影迷王瑜还是坐在了电影院里,不惜花156块购买了CINITY 3D影厅的票,想要重回12年前《阿凡达》带给他的视听震撼。
如果忽略剧情,女主角妮特丽透过镜头望向观众的深邃眼神,水母般漂浮在森林中的灵魂之树的种子,岛礁族生活的水蓝色澄澈大海,海中巨型的智慧生物图鲲,都让王瑜觉得值回了票价,“毕竟有190分钟,画面更亮、更清晰、更细致了,卡梅隆的想象力终于落在了他最喜欢的大海里。”
《阿凡达:水之道》的水下画面
王瑜感官中的“更亮、更清晰”除了银幕贡献外,也是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用3D/4K/48帧高帧率拍摄《阿凡达:水之道》想要实现的效果。为了呈现《水之道》主要剧情发生地大海的真实感,导演和后期制作主力Weta全面升级了水下动作捕捉技术和水下3D拍摄技术,甚至制造了新的拍摄硬件,以更精准地捕捉演员的细微表情和流畅动作;在制作上,和《阿凡达》一样,全片几乎所有的镜头都使用了视觉特效,连水都是用计算机生成的。
唯一让王瑜觉得遗憾的是,“3D感没有VR游戏那么沉浸感。”
时代的发展似乎越来越追不上观众的满足欲了。12年前还不是这样,很多像王瑜这样的“看大片,必3D”的观影习惯,正是由《阿凡达》建立起来的。
2010年,这部电影在国内上映时,王瑜刚上大学,他和几个同学从地处县城的本科生校区坐了1个多小时的车跑到市区的影城,第一次透过3D眼镜领略了詹姆斯·卡梅隆的想象力, “像含羞草一样一碰就缩起来的巨型伞状植物”、“暗夜里发光的灵魂之树”、“几乎漂在眼前的水母树种”至今为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看完以后,我就在想,哪有潘多拉星球的体验馆让我去玩一下。”
也是那一年,《阿凡达》拉开了中国电影院升级改造巨幕的进程,全球总计约6000块的3D银幕,有近一半在中国,从3D MAX到 IMAX 再到如今的 CINITY,银幕随着电影拍摄技术的升级而升级,观众的观影体验也被越吊越高。
2010年,王瑜19岁,和差不多年龄的同学们被唤作“90后”,与后来的“00后”一起,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因为计算机和手机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更新换代,他们也见证了电脑从台式机变成越来越薄的笔记本、Pad,按键手机被新的智能手机取代。从前年开始,王瑜跟着一群同事迷上了主机游戏,最近用VR眼镜看了世界杯后计划入手一台。
12年后,3D电影无论对王瑜这样的互联网原住民也好,还是更前代际的“互联网移民”来说,都已经不再陌生,而新世纪的“10后”、“20后”则被冠以新的称谓——Z世代,成为VR、AR、数字藏品、虚拟化身、加密资产等领域的商业公司都想笼络的主流用户。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