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功

分享至

主页 > 比特币 >

巨头退烧,玩家逃亡,元宇宙步入暗夜

2022.12.29

来源:“光子星球”(ID:TMTweb),作者:文烨豪,编辑:吴先之

原标题:《元宇宙步入暗夜》

巨头退烧,玩家逃亡,元宇宙步入暗夜

图片来源:由无界版图AI工具生成

元宇宙的故事,似乎讲不通了。

当下,刮起元宇宙热潮的Roblox股价已跌去大半,带头大哥Meta也正因元宇宙亏损深陷泥潭。

再看国内,从字节“派对岛”到腾讯“幻核”,尾随的巨头们纷纷将曾经的试水业务视为了弃子——从《雪崩》到“血崩”,2022年,元宇宙在互联网语境里已然袪魅。

元宇宙热度不复往日,梦中人们亦迎来了梦醒时分。今年下半年以来,一众试图靠元宇宙发迹的初创企业正陆续逃亡、倒下,只有一些残留的“信徒”,还在苦苦支撑。


巨头“退烧”


与众多从所谓的“元年”迸发的风口不同,元宇宙概念爆发至今,尽管吸引了各个领域的玩家们接连入局,但实质成果却寥寥无几。

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元宇宙概念背后极大的不确定性,毕竟其仅是脱胎于科幻小说,凝结着大众想象的产物,同过去有实体支撑或立足于商业逻辑的风口全然不同。

巨头退烧,玩家逃亡,元宇宙步入暗夜

基于此,当下玩家们对元宇宙的态度亦不同往日般暧昧,尤其是颇爱追风的互联网巨头们,字节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关停,腾讯数藏平台幻核被裁撤,TME数字藏品业务亦被叫停——巨头们触及元宇宙的频率,正肉眼可见地下滑。

背后的逻辑在于,当下元宇宙相关产品并没有大规模爆发的土壤,而巨头们所谓的元宇宙产品,不过是“不可错失风口”的逻辑下,颇具实验性质的尝试。

以NFT/数字藏品为例,于大厂而言,其时刻透着金融炒作的危险气息,稍不注意便会触及监管红线,屡遭“敲打”的巨头们自然望而生畏、谨小慎微。而对品牌来说,NFT/数字藏品无非品牌营销及会员管理层面的入口,入局更多考虑的是营销层面的价值,而非凌驾于主营业务之上。

相比之下,XR设备或许是当下元宇宙领域为数不多的确定性机会,Facebook更名Meta的逻辑支撑亦在于此。毕竟选择硬件作为落地场景,不仅能嫁接元宇宙,亦能避免被元宇宙“绑架”——就算元宇宙最终被证伪,亦能靠XR硬件通往后智能手机时代。

只可惜事与愿违,财报显示,Meta专注于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社交平台三类元宇宙项目开发的Reality Labs部门,目前已累计亏损近200亿美元——至少在现阶段,All in换来了惨淡的败局。

而身为Meta门 徒的字节,斥资近百亿砸出了Pico,依然未能撬开国内蓝海市场。Wellsenn XR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全球VR头显出货量为138万台,较去年同比下滑42%。

元宇宙上“头”情况并不乐观。

不看看出,万众瞩目的XR赛道,已不复往日的高增长。背后的逻辑在于,现阶段XR领域始终缺乏一款杀手级应用,纵使各玩家都在试图通过花里胡哨的内容填补内容生态,但均构不成刚需,只能服务于用户“尝鲜”的诉求。

另一方面,对以游戏为主的XR场景而言,若想摆脱“玩具”印象,留住用户,势必将付诸巨额的开发成本,这在C端市场未起量时无疑是危险的尝试——不仅费力不讨好,还可能为他人做嫁衣。

而或许是窥见了市场的降温,亦或许是在等待成熟的入场机会,企图进军XR产业的腾讯,对硬件的态度似乎也转为了观望,收购黑鲨科技一事亦不了了之——颇爱追逐风口的巨头们,似乎正不约而同地“退烧”。


元宇宙创业大逃亡


巨头退烧的同时,一众押注元宇宙的初创公司也在逃亡。

鼎盛时期,元宇宙领域投融资氛围相当热络,就连和元宇宙八竿子打不着的茅台都在讲述着“醉美元宇宙”的故事,更不必说那些业务本就能蹭上元宇宙的玩家们。

巨头退烧,玩家逃亡,元宇宙步入暗夜

某个以数据可视化业务为主的初创公司负责人,曾笃定地告诉光子星球,元宇宙已经从虚无缥缈的概念走向了真正落地。几乎同一时间,某个元宇宙线上课程里,主讲人在元宇宙架构一栏插入了无代码、低代码、数字孪生、隐私计算、云原生等技术,仿佛一语道尽了近年科技媒体的主流话语。

以国星宇航为例,作为一家“AI卫星互联网科技公司”,其在元宇宙爆发之际果断选择入局,将自身卫星业务同太空、宇宙的标签嫁接在一起,推出了“你好,科幻之都”、“星际熊猫”等一系列NTF/数字藏品,甚至推出了“星际船票”玩法,贩卖起数藏“空投”、优先购的资格。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加⼊OKEx全球社群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