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功

分享至

主页 > 比特币 >

数藏这一年:千团大战落幕,“国家队”入场探索流转

2023.01.05

9家央媒旗下平台入局,30家平台完成超2亿元融资。

链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创
作者 | 杨郑君

数藏这一年:千团大战落幕,“国家队”入场探索流转

图片来源:由无界版图AI工具生成

2022年,是国内数字藏品行业潮起潮落的一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数藏行业走过了从起步到火爆,再到寒冬的进程。

在行业最火爆的5月、6月,国内数藏平台数量超过1000家,排名前50的平台月销售量高达500万份,数藏一级市场的月销售额曾超过2亿元,甚至部分开放二级市场的平台日流水过亿元。

2022年7月以后,数藏行业迅速下滑,销售量和销售额均大幅缩水,部分平台滞销停摆,部分平台跑路或清退。与此同时,部分平台在艰难中寻找出路,或赋能实体经济、数字版权,或进军元宇宙。

在无序炒作退潮之后,流转市场的出路也逐渐清晰,“国家队”的入场探索或意味着数藏合规流转的新动向。


“国家队”探路数藏流转


2023年1月1日,由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华版数字版权服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中国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正式发布,并开放机构合作申请。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技术交易所为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建。

华版数字版权服务中心总裁尹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台交易标的物是相关的数字藏品、数字版权,具体交易商品和交易规则还在研究中,将通过制定规范的交易流程、标准来规避二级市场的过度炒作。

同一天,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旗下广文数字文化资产交易平台也宣布即将上线,将有版权保护、素材交易、数字藏品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对于数字藏品的合规流转,“国家队”的探索早已开始。

数藏这一年:千团大战落幕,“国家队”入场探索流转

2022年11月3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联合利国数字版权交易中心(下称“联合数交”)上线,其核心业务包括为国内知名数字商品、非遗等数字版权提供合规、便捷的发行和流通渠道。

目前,联合数交已与数藏中国、INF VERSE数字藏品平台合作,并支持平台发行数藏的流转和拍卖。

另外,新华网与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等联合发起的国版链,也正在探索数字藏品的合规流转,央企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旗下数藏平台中传新文创于11月开放寄售功能。

在数藏寒冬中,“国家队”对数藏流转的探索正在为行业发展带来一线希望。


数藏平台“千团大战”


“流转”是数藏行业火爆的关键,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监管政策,流转也成为行业争论的焦点。

数字藏品缘起于国外的NFT(非同质化通证),天生带着金融属性,而改名“数字藏品”本身就包含规避监管的痕迹。是否可流转、如何流转,成为上千家数藏平台必须要面临的抉择,甚至决定平台发展的路径和成败。

2022年春节是数字藏品火爆的起点,央视网、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腾讯音乐、天猫、支付宝等大厂平台推出春节、元宵主题数字藏品,推动处于萌芽期的数字藏品开始出圈。

春节后,数字藏品平台大量涌现。2月初国内数藏平台不到100家,而7月初则增长至超过1000家,其中,超过20家有上市公司背景,15家具有国资背景,央媒旗下数藏平台达6家。

据《链新》统计,在2022年5月、6月,腾讯、幻核等大厂平台月销售金额最高超过2000万元,而排名前50的平台一级市场月销售总量超过500万份,月销售总额高达2亿元。

数藏这一年:千团大战落幕,“国家队”入场探索流转

随着市场的火爆,炒作和赚钱成为用户大量涌入和购买数藏的主要原因,在开放二级市场的平台上,用户抢到藏品转手可赚上百倍,炒币、炒鞋的资本和大学生等群体被卷入。

然而,监管就像一把随时可能出鞘的剑悬在各平台头上,平台方要么选择藏品自由流转,同时将面临较大的法律风险,要么选择稳妥的策略,禁止藏品的流转或者只允许有限制的流转。

有平台在上线初期即支持自由流转,开放二级市场,如iBox、幻藏等。由于有赚钱效应,此类平台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用户和销售流水。据报道,iBox在火爆时日流水超过亿元人民币,按手续费5%计算,其日净利润超过500万元。

大厂旗下的平台往往选择稳妥策略,阿里旗下的鲸探支持有限制的流转功能,持有藏品半年后方可转赠,而腾讯旗下的幻核则完全禁止流转。

在“赚钱效应”的吸引下,用户大量流向开放二级市场的平台。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加⼊OKEx全球社群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