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厅捕鱼机漏洞打法(游
来源: AI蓝媒汇(ID:lanmeih001)
作者|伊柒 编辑|魏晓
从B站元旦晚会,虚拟偶像洛天依的又一次惊艳登台,到央视元宵晚会,宣传片中虚拟形象“央视网小C”的欢喜登场,众口难调的各类晚会在2023年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某种共识——在晚会上,设立由模型和算法构建的数字空间,让虚拟形象登台演出。

图/央视网小C
细数近年来各大主流平台,各类晚会庆典的“嘉宾”,不难发现围绕数字人和虚拟现实标签打造的节目已然屡见不鲜,虚拟人已然成为新时代晚会的常客之一。
说他是常客,因为从出现频率来看,近两年的虚拟人活跃在各类屏幕中,不曾缺席;但也只是“之一”,这些虚拟人往往不会常驻于舞台中央、并不能贯穿始终成为晚会的“主线”,他们距离成为顶流、获得长期稳定的关注度,还有距离。
在业内人士看来,虚拟人产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或许仍是升温阶段,或许还有一定的“尴尬期”。
“不是C位,但也不会缺席。”
曾有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在2022年,全球有36%的用户观看过虚拟偶像的表演,21%用户看过由虚拟人参与的直播等活动。
而有意愿将虚拟人接入营销活动的广告商,已经占到了样本总数的大约45%。
围绕虚拟人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看上去已经从曾经的“小众文化”逐渐破圈,成为被熟知并认可的科技业态和艺术形式。
“虚拟人产业现在可以说是还在升温阶段,很多活动里只是需要有虚拟人出现,来体现一种前沿概念、技术的未来感,真正能带来稳定流量的并不多。”
这是Web3视觉设计的从业者李浩,在2023新年伊始做出的判断。
“虚拟人在屏幕中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不太可能是C位,但也不会缺席。’”

谈及国内虚拟人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李浩向AI蓝媒汇(ID:lanmeih001)透露,随着软硬件的完善、概念的普及和市场需求的扩大,虚拟人产业可能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非常热闹。
他目前任职于一家标签为“元宇宙公司”的产品部门,主要负责对接“数字人项目”的客户,根据反馈和活动需求联系公司负责技术的程序员。自去年开始,李浩公司的客户明显增多,分散到他个人需要对接的公司、个人,也比去年多了将近一半。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的数据,仅截至2021年,中国国内同虚拟人相关的存续企业数量就已经超过16万家,当年新增企业数量为66293家。
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到2025年,这两项数据将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为2021年统计数据的5-7倍。
截至2022年9月,发生在国内虚拟人产业的投融资金额已经达到了24.9亿元,2021年全年这一数字为19.71亿元,涨幅同样明显。
“后面的数据有没有这么夸张,我个人没法预判。不过从目前的客户来看,需求是在增多的,总体上比较乐观。”
洛天依之后,再无洛天依
只不过,在热闹和繁荣之间,仍有一段差距,一段“尴尬期”。
“现在一个虚拟形象的原画设计、建模渲染等等工作,在相关开发软件的帮助下,其实不难产出,只是质量未必能保证,行业内差距比较大。”
难点,在于精致和被认可。
精致,基本指向技术方面——个人、小工作室做的模型,和大厂(如米哈游等顶级的游戏公司)放出的产品,在完成度、视觉效果方面的差距,往往肉眼可见。
这部分主要还是技术力、成本的原因:既为“人”,虚拟形象同样难逃用户对于第一印象——外貌的审视,而模型、纹理、渲染等技术因素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左右用户心智,而关注虚拟人的用户群体,100%是在意“颜值”的。
AI蓝媒汇曾向多家公司了解过关于虚拟人、数字人的报价,对方给到的文件显示,仅制作成本就细分为了层级,价格下限一般也不会低于20万,价格高的甚至会超过百万。而后期围绕虚拟人IP的运营,包括物料、作品等等,成本同样不低于“几千到几万每秒”这一区间。
“技术力、成本的因素,限制了一部分创意的发展,当然这部分限制基本都是对个体的,大厂有经费有团队,比较好解决。”
硬件和成本问题,是最容易解决的。
横亘在部分虚拟人项目,或者有意引入虚拟人的项目面前的是另一个问题:如何造星,如何流量变现?
造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真人明星的走红,难以复制,没有太多公式可言,虚拟人亦然。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