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厅捕鱼机漏洞打法(游
如今,元宇宙这个曾被科技圈寄予厚望的概念没有给已身处其中的人带来他们期望的收益,成为科技公司抛弃的试错产物;也有人秉承“打不过就加入”想法,试图在元宇宙中融入ChatGPT。作为科技圈的“新贵”,ChatGPT的出圈几乎“复制”了元宇宙的路径,它会步元宇宙的后尘吗?
作者:于惠如
原标题:《谁还记得元宇宙?》
两天前,手握5000万美元的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在社交App即刻上发布“AI英雄榜”,为自己新成立的公司——北京光年之外科技有限公司广招顶级研发人才,组队拥抱新时代。
放言“打造中国OpenAI”的同时,王慧文修改了自己的即刻签名:正在学习人工智能。而此前,这一签名还是:“All in Crypto”,以示其进入元宇宙的决心。

图源:即刻
自去年4月开始,王慧文在即刻上发了多条针对Crypto(加密)的看法。不过,在ChatGPT上线后,他不再发有关Crypto的内容。
王慧文不是唯一一个弃“抛弃”元宇宙,捧场AI的大佬。
世界首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近期公开表示:ChatGPT出现的意义,不亚于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诞生,人工智能具有革命性,是一项重大技术。Web3没那么重要,元宇宙不具有革命性。
然而,就在两年前,比尔·盖茨曾预测:元宇宙将极大地改变未来人们的工作,远程办公会把更多人拉进元宇宙。
过去两年,元宇宙绝对称得上科技圈里的“明星”: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入局,顶级VC机构专门设立团队寻找标的,二级市场能跟其沾上边的公司股价狂飙,一大批相关创业公司出现。
但如今,这个被科技圈寄予厚望的概念没有给已身处其中的人带来他们期望的收益,甚至成为科技公司抛弃的试错产物。
01 “弃子”元宇宙
“国内外全是ChatGPT的消息,元宇宙去哪了?”一位关注区块链、NFT、元宇宙等概念的大厂人发出疑问?
元宇宙火爆的故事,起源于扎克伯格。2021年,他将Facebook改名为Meta。那一年被人们称为“元宇宙元年”。
Meta宣布All in元宇宙的前后,国内外不少互联网公司也在争相进入元宇宙:字节跳动收购VR创业公司Pico,抢占元宇宙入口;百度发布首个国产元宇宙产品“希壤”。微软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企业元宇宙”......
巨头的大规模进击,让元宇宙成为人们口中“互联网之后的风口”,引发市场追捧。彼时,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给出预测,到2030年,元宇宙领域的价值可能达到5万亿美元。
然而,在ChatGPT面世后,曾经火遍全网的元宇宙几乎没有了声量。
不只一位曾关注元宇宙创业的人告诉全天候科技,他所在的元宇宙交流群里,交流内容已经从“元宇宙空间建设”、“元宇宙文娱营销”、“数藏融资”等话题,转变为“ChatGPT入门tips”、“ ChatGPT商业模式”等话题。更有甚者,一些曾经的“元宇宙交流群”被更名为“ChatGPT交流群”。
而在一些科技巨头内部,元宇宙业务也成为“弃子”,黯然谢幕。

图源:网络
近日,据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仅成立4个月的工业元宇宙应用团队被微软砍掉了,该团队约100名员工已全部被解雇。
这个成立于去年10月的团队,负责搭建操作系统的软件接口,从事搭建发电厂、工业机器人及运输网络等场景的元宇宙应用。团队主要由名为“盆景项目(Project Bonsai)”的小组组成。
工业元宇宙是元宇宙在工业领域的落地与拓展,是新型数字工业空间、新型工业智慧物联网系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型载体,被看作是智能制造的实现途径之一。
相较于注重消费者市场的Meta,微软一直以来更加侧重工业领域市场。因此,工业元宇宙应用团队也曾被微软寄予厚望,认为是能挣到钱的业务。但因为微软的HoloLens头显业务团队接连遇挫等原因,很显然这个团队没有达到微软的挣钱期望,在微软上个月宣布的裁员1万人计划中,该团队也被波及。
比起微软在软件上动刀,惠普则在选择在硬件上“做文章”。2月初,美国XR分析师BradLynch公开发文表示:“惠普将在年底前完成VR相关的生产,设备支持将持续到2026年。他们已经生产了大量的设备,但他们会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出售它们。包括Omnicept版,这就是HP在VR领域的终结。"
在国内,曾高调宣布进入元宇宙的公司,也逐渐失去耐心,并对其进行“冷”处理。
2月初,前快手元宇宙负责人马英武在朋友圈确认了离职的消息。伴随负责人的离职,快手的元宇宙业务——全景视频业务宣告暂停。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