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厅捕鱼机漏洞打法(游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 AIGC 创业公司中估值在 10 亿美元以上的已经多达 10 家。包括推出 ChatGPT 的 OpenAI,因《太空歌剧院》而走红的 Midjourney 等。这些独角兽背后的创业者都是谁?他们又是如何成为时代的开创者?本篇文章带你一看究竟。
OpenAI 创始人 Sam Altman
8 岁会编程,20 岁从斯坦福辍学创业,28 岁晋升为 YC 孵化器总裁。
作为典型的天才型创业者,《纽约客》杂志将 OpenAI 创始人 Sam Altman 描述为“YC、硅谷与人类未来的天选之子”。

图片来源:Scale AI
2015 年,Sam Altman 与马斯克等人共同成立非营利组织 OpenAI。
2019 年,Sam Altman 辞任 YC 孵化器总裁,全心投入到 OpenAI。
2021 年 1 月,OpenAI 创造了文本到图像模型 DALL-E,此后众多创业公司加入文生图赛道。
2022 年 11 月,OpenAI 发布 ChatGPT,中国科技公司竞相跟随。
2023 年 1 月,微软正在谈判向 OpenAI 投资 100 亿美元,投后估值将达到 290 亿美元。
2023 年 3 月,OpenAI 正式开放 ChatGPT API,每输出 100 万个单词价格 2.7 美元,开启全民 AIGC 时代。
Midjourney 创始人 David Holz
2021 年 8 月,前美国宇航局前神经科学研究员、AR/VR 硬件外设公司 Leap Motion 联合创始人 David Holz 自筹资金创办了独立研究室 Midjourney。

图片来源:forbes
2022 年 7 月,Midjourney 项目进入公测。2022 年 8 月,基于 MidJourney 生成的《太空歌剧院》绘画作品,战胜一众人类选手,斩获艺术比赛竞赛一等奖。
目前,Midjourney 全职员工 11 人,社区成员超 1000 万,年营收约为 1 亿美元。
Stability AI 创始人 Emad Mostaque
Emad Mostaque 是在英国长大的孟加拉国人,毕业于牛津大学数学和计算机专业,在伦敦从事了 13 年的对冲基金工作。

图片来源:Scale AI
2020 年,Emad Mostaque 创办 Stability AI。
2022 年 8 月,Stability AI 发布文本生成图片模型 Stable Diffusion。
2022 年 10 月,Stability AI 宣布获得 1.01 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已攀升至 10 亿美元。
Jasper AI 创始人 Dave Rogenmoser
2011 年,Dave Rogenmoser 毕业于堪萨斯州立大学。毕业后的 Rogenmoser 创办了多个项目,但都没有达到让自己实财务自由的程度。

Dave Rogenmoser(中)
2018 年,Rogenmoser 的公司被 Y Combinator 接纳。
2020 年,OpenAI 推出 GPT-3,Rogenmoser 利用自己在 Y Combinator 的关系获得了内测资格。
2021 年 1 月,Dave Rogenmoser 基于 GPT-3 推出 Jasper AI,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帮助人们编写 Facebook 广告。
2021 年 10 月,Jasper AI 获得 8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2022 年 10 月,Jasper 获得 1.25 亿美元融资,估值 15 亿美元。
Rogenmoser 的梦想也从赚钱养家上升到通过构建 AI 内容平台为地球甚至火星上的每家公司和每位员工提供超能力。
Anthropic 创始人 Dario Amodei
Dario Amodei 是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学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

图片来源:Future of Life Institute
Dario Amodei 先后在百度以及谷歌工作过一段时间,工作经历均不超过 1 年。
2016 年 7 月,Dario Amodei 加入 OpenAI,历任 AI 安全研究组负责人、研究总监和研究副总裁。
2020 年 12 月,Dario Amodei 从 OpenAI 离职。
2021 年 2 月,Dario Amodei 与自己的妹妹、原 OpenAI 安全与政策副总裁 Daniela 联手创立 Anthropic。
2023 年 2 月 4 日,谷歌旗下云计算部门 Google Cloud 宣布与 Anthropic 建立合作,谷歌向 Anthropic 投资约 3 亿美元,Anthropic 将与谷歌云计算平台深度绑定。
中国的 AIGC 创业者
随着 ChatGPT 影响日益扩大,“中国版的 ChatGPT”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然而,除了像百度这种有技术沉淀和数据资源的大公司,小公司的发展前途似乎并不明朗。
一方面,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国内互联网创业几乎都是按照“模式创新”的方式在做,比如百度(借鉴谷歌)、淘宝(借鉴 ebay)、腾讯 QQ(借鉴了 ICQ)、美团(借鉴了 Groupon)等。模式创新的好处是不用动脑子,拿着现成的技术找落地的商业场景,变现路径短。而“技术创新”这条路短期很难见成效,不划算。在过去的几十年,基于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模式创新”的创业项目更容易获得成功。然而,随着中国在 2022 年人口首次负增长,基于人口红利的创业模式走到了尽头。而长达 30 年的根深蒂固的“模式创新”思维,短期又很难改变。AIGC 创业者从头研制算法模型不划算,用其他公司的开源模型又难以形成产品壁垒。这导致了投资人对国内 AIGC 谨慎,不愿意给高估值甚至不愿意投钱。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