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stLend DAO完成首轮JST回购
	
	从2021年到2025年,比特币挖矿产业的收入成长超过6700%,显示其惊人的发展。现在还能自己在家挖矿吗?
近年来,随着比特币价格突破历史新高,以及越来越多大型机构将比特币纳入资产储备,再加上美国可能对加密货币产业采取更友善的态度、欧盟MiCA 法规生效提供更清晰的监管框架等因素,比特币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许多人不禁好奇:比特币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比特币挖矿,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验证交易并将其记录到公开帐本(区块链)上的过程。
想像比特币网络像一个公开的记帐本,每一笔交易都需要有人来确认它的真实性,并把它写进帐本里。做这件事的人就叫做「矿工」。
矿工们利用专门的电脑(通常是称为ASIC 的高效能硬体)进行非常复杂的数学运算,像是在解一道极难的数学题。第一个成功解出答案的矿工,就能获得权利去「打包」最近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交易,形成一个新的「区块」,然后把它加到区块链的尾端。
	验证与安全: 这个过程确保了每一笔交易都是有效且未被重复花费的,保护了整个网络的安全与信任。
	产生新币: 作为对矿工贡献运算能力的回报,成功打包区块的矿工会获得一定数量的新铸造的比特币(这就是所谓的「区块奖励」)以及该区块内所有交易的手续费。
所以,挖矿不仅是发行新比特币的方式,更是维持比特币网络正常运作和安全的关键机制。
从2021年到2025年,比特币挖矿产业的收入成长超过6700%,显示其惊人的发展。
在比特币刚推出的最初几年(大约2009-2010 年),网络的总运算能力非常低,挖矿难度也相对较小。那时候,使用一般的个人电脑CPU,甚至是笔记型电脑,就有可能成功挖到比特币区块并获得奖励,许多早期参与者也是这样开始的。
然而,现在(2025 年)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目前的难度对于笔电来说是天文数字,用笔电成功挖到一个比特币区块的机率趋近于零,可能需要数百万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即使真的让笔电跑挖矿软体,它也会消耗大量电力,并且持续高负载运作可能损坏硬体(如CPU、GPU 过热)。考虑到几乎不可能获得任何比特币回报,这完全是得不偿失。
虽然技术上还是可以在笔电上安装并运行比特币挖矿软体,但实际上已经不可能透过这种方式挖到任何比特币。这就像用一把小铲子去跟大型挖掘机竞争挖一座金山一样,完全没有成功的机会,而且还会白白浪费电力并损耗自己的设备。
那么,难道现在就没办法挖矿了吗?
其实也不然,在2025年还是有几种相对可行的方式。
如果预算有限,但又想体验挖矿的乐趣,「乐透挖矿」提供了一个有趣(但极度不可预测)的选项。
所谓的乐透挖矿,通常使用小型、低功耗的设备。这些设备的算力与整个比特币网络相比,几乎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因此独立挖到区块的机率极低,就像买乐透一样。
然而,奇迹偶尔会发生。例如2024年7月,曾有矿工仅用3 TH/s 的算力成功挖到一个完整的比特币区块,获得当时价值超过20万美元的奖励。
目前(2025 年初)比特币全网总算力约为500 EH/s (ExaHash per second)。 3 TH/s 仅占全球总算力的约5亿分之3 (或0.0000006%),这个比例非常非常小。
	支持网络:运行独立节点有助于比特币网络的健康和弹性。
	学习体验:是了解挖矿原理的好方法。
	潜在高回报:一旦成功,整个区块奖励(目前可获得超过3 BTC)都归个人所有(需扣除少量平台费用,如Solo CKPool)。
对多数人而言,这更像是一种挑战和好奇心驱使的嗜好,而非稳定的赚钱方式。
如果说乐透挖矿是只买一张彩券,那么使用ASIC进行独立挖矿就像是带了一小叠彩券。机会稍有提升,但中奖机率依然渺茫。
ASIC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是专为比特币挖矿设计的高效能硬体。 2025年的高阶型号算力可达400 TH/s 左右,能源效率也较前代提升。
然而,即便使用如此强大的机器,相较于目前约500 EH/s (Exahashes per second) 的比特币全网总算力,一台高阶型号算力的算力占比仍极低(约0.00008%)。理论上,每天成功挖到区块仍极度困难。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