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tget平台用户注册教学(网
撰文:Will 阿望
2025 年的支付行业正处于一个转折点。曾经对普遍效率的追求,如今已演变为多种市场体系之间的竞争,每种体系都有其独特的理念、能力和限制。有些体系专注于通过中央基础设施实现控制和互操作性,有些则优先考虑去中心化、可编程性和私有轨道。还有一些体系将支付功能嵌入到传统上与金融无关的平台、设备和网络中。
资金的流动方式正变得与资金的数量同样关键。无论是东南亚的工资支付、欧洲的企业间结算,还是拉丁美洲的零售结账,今天所做的设计选择正在塑造未来十年的支付格局,并将决定谁将领先、谁将跟随、谁将落后。
全球金融体系受到非金融因素的影响,如关税、数据治理规则、能源约束和国家安全优先事项。支付领域的日益分化,反映了整个金融体系正演变为一个由不同标准、时间线、货币和信任锚构成的区域性拼图。
在此背景下,支付行业仍是金融服务中最具价值的部分,从 2000 万亿美元的价值流动中产生 2.5 万亿美元的收入(0.125% take rate),全球支撑交易量达 3.6 万亿笔。
由此,我们将稳定币 / 代币化货币的支付及金融,装入整个全球支付版图,或者说从 Fintech 的角度来看,谁来整合,如何整合这些因地缘政治等因素造成的碎片化体系,以及如何根据自身的优势来适配下一个支付时代的发展,是所有市场玩家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2025 年麦肯锡全球支付报告》深入剖析了多样化支付轨道的兴起、数字资产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的变革力量,为在快速演变的全球支付生态系统中取得成功提供了路线图。报告指出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所需的关键要素。本报告基于麦肯锡「全球支付地图」展开分析,该地图涵盖 50 个国家的数据、二十多种支付方式,占全球 GDP 的 95%。报告分为三大部分:
对 2029 年前行业增长的基础预测,详细剖析经济波动与政策变化如何导致利润率和收入结构出现显著分化的情景。重点思考,整合多支付轨道中是否能够诞生新的收入点,这是支付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重塑支付格局的主要力量,包括 AI 原生运营与 AI 代理的货币化、可编程支付流动性的新兴模式,以及受监管的数字货币。重点思考,这些新兴力量将会给原来的模式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支付运营商在转型体系中应关注的重点,聚焦于敏捷性、架构与信任。重点思考,该如何去捕获价值。
2019 年至 2024 年间,全球支付收入年均增长 7%。受利率走高推动,2024 年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 46%。当年增速降至 4%,显著低于 2023 年的 12%。放缓原因包括:利率见顶、宏观经济趋弱、低收益支付方式结构性扩张,以及持续的手续费挤压。
分地区看,拉美增长 11%,欧中非(EMEA)和北美分别增 8% 和 5%,亚太(APAC)则下滑 1%。尽管如此,支付仍是金融领域最具价值子行业,2024 年平均股本回报率 18.9%,部分机构超过 100%。
然而,随着多国利率见顶回落、存款行为变化,若无重大冲击,净利息收入预计年均仅增约 2%(至 2029 年)。同时,消费者日益倾向账户直转、数字钱包等低成本方式,交易型收入增长也将放缓。持续的定价压力(尤其卡基生态)、监管趋严及平台化支付体验崛起,正挤压手续费模式。因此,我们预测 2029 年前行业收入年均增速维持 4%,若全球受扰动可能低至 3%,若生产力提升加速可达 6%。按 4% 计算,到 2029 年总市场规模将达 3.0 万亿美元。
总体来看,全球支付收入在消费者端与商业端几乎平分,但各地区构成差异显著。
北美偏向消费者支付,原因在于信用卡既是主要支付工具也是借贷手段,这反映了消费者信贷市场成熟及卡忠诚度计划强劲。
亚太地区则偏向商业,25% 的收入来自商业账户净利息收入(NII),凸显公司银行业务关系深厚,以及快速增长经济体对存款利息的依赖。
欧中非(EMEA)结构最为多元:20% 收入来自与贸易及财资活动相关的商业账户 NII,20% 来自消费者账户 NII,得益于欧洲较高的储蓄基础。
拉美与北美类似,也偏向消费者,消费者信用卡收入占总收入的 32%,体现了循环信贷的重要性以及消费者对分期付款的依赖。
全球现金使用率持续下滑,在全部支付中的占比已从 2023 年的 50% 降至 46%。账户到账户(A2A)支付日益普及,尤其是通过数字钱包完成的交易,目前约占全球销售点(POS)总量的 30%,印度、巴西和尼日利亚等市场领先。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industry-frontier